向築夢人致敬!習近平這樣談教師】桃李春風,師恩難忘。
古往今來,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美德。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範,深入校園走訪,傾聽教師期盼,深刻闡釋教育改革見解,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。
“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,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‘夢之隊’的築夢人。”對昔日恩師的感念敬重,對教師群體的希冀關懷,盡顯習近平對大國教育事業的重視與牽掛。又是一年教師節,讓我們一同重溫習近平尊師敬教的暖人情懷。
敬重:感念傳道授業之恩,弘揚尊師重教之風
1965年金秋,12歲的習近平進入北京市八一學校讀初中。
彼時,擔任語文老師的陳秋影常在課堂上講授杜甫的詩,“是那種悲天憫人的、充滿人民性的、懷抱蒼生的詩歌。”
下課後,習近平主動與陳秋影交流,表示十分喜愛杜甫這位大詩人,希望多讀一些他的作品。
勤學多思,穩重仁厚,這是陳秋影對少年習近平的印象。
畢業已逾五十載,但光陰未曾疏離師生間的聯絡。習近平在外地工作期間,每逢來京開會,他總會抽空拜望教過他課業的老師。當陳秋影將自己新近出版的童話集贈給習近平時,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、代省長的他百忙中抽空回信:
“非常感謝您贈送的兒童文學著作,並對老師在退休之後依然辛勤耕耘不止感到萬分敬佩。”
“尊師敬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正如毛主席對徐特立老人所說的那樣:您過去是我的老師,現在仍然是我的老師,將來還是我的老師。老師的恩情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。”
光陰流轉,授業之恩難忘;尺素寸心,師生情誼彌深。
2014年六一兒童節,習近平在與海澱民族小學師生代表的座談會上同陳秋影再次會面。回憶起當年的場景,習近平動情地說,“我還記得讀初中一年級時,您教我們語文,把課文解釋得非常好。”拳拳之心,溢於言表。
尊師重教,習近平身體力行為全社會作出表率。在他心中,“百年大計,教育為本。教師是立教之本、興教之源,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、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。”
每年教師節前後,習近平常以視察學校、看望老師或致慰問信等多種方式向廣大教師致以節日問候。
——2013年9月9日,正在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,百忙之中不忘向全國廣大教師致信慰問。他說:“全社會要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,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。”
——2016年9月9日,習近平來到北京市八一學校看望慰問師生,再次見到曾經的老師們,習近平動情地說,看到各位老師精神這麼好,我心裏特別高興。當年老師對我們要求十分嚴厲,現在回想起來,終生受益。
——2019年9月5日,習近平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,勉勵他們“繼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,以強農興農為己任,拿出更多科技成果,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,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、提高億萬農民生活水準和思想道德素質、促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,為打贏脫貧攻堅戰、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。”
“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,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、社會地位、職業地位,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,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。”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這番話,讓無數教育工作者倍感欣慰,深受鼓舞。
希冀:成為塑造學生品格的“大先生”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
“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,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‘夢之隊’的築夢人。”
對教師,習近平滿含敬重之情,更懷有殷殷期望和希冀。
習近平曾這樣描述自己心中的好老師:當老師,就要心無旁騖,甘守三尺講臺,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幹”。“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,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、品行、品味的‘大先生’。”
教師應勇擔重任——
2013年,在致全國廣大教師的慰問信裏,習近平強調,“教師是立教之本、興教之源,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、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。”
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、教育扶貧的先行者、學生成長的引導者是教師的重大責任。
目前,我國教育仍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,西部地區、農村地區、老少邊窮島地區等尤其需要加大扶持力度。
“國家發展,一定是共同發展,不能讓任何一個地區、任何一個孩子落伍掉隊。”習近平的一席話,指明補齊教育短板的方向。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投身國家建設、投身教育最落後、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。
從2000年到2013年,保定學院近百名畢業生自願到雪域高原、西部邊陲教書育人,把青春與夢想安放在西部大地。
習近平肯定了他們的付出,“多年來,一批批有理想、有擔當的青年,像你們一樣在西部地區辛勤耕耘、默默奉獻,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、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貢獻。”
教師應甘當人梯——
2014年,在北京大學,習近平用“鋪路石”來形容教師,“教師要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,甘當人梯,甘當鋪路石,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,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。”
教書育人,甘當人梯,是教師的任務,也是教師的品格。
上世紀五十年代,出於國家工業建設佈局等方面的考慮,交通大學由上海遷往西安。1000多名交大師生背負行囊,手持印著“向科學進軍,建設大西北”的紅色乘車證,登上西行列車。
西遷60多年,西安交大至今累計為國育才25萬多人,從黃浦江畔到渭水之濱,這群人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,開啟了一個建設西部科技高地和一流大學的風雲甲子。
時光荏苒,西遷精神曆久彌新。2017年12月,習近平總書記對西安交大老教授的聯名來信作出重要指示,“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,為西部發展、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。”
教師應注重師風——
2018年,習近平強調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。“師德師風建設應該是每一所學校常抓不懈的工作,既要有嚴格制度規定,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導。”
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,不僅是教師個人形象與學校聲譽的反映,更將對大學生“立德”起到榜樣示範作用。
“填補西藏的生態學植物學空白,帶出一支留得下的學術隊伍”,這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鐘揚一直以來的夢想。作為植物學家,他連續援藏16年,在野外收集上千種植物4000多萬顆種子;作為導師,鐘揚特別喜歡招收少數民族學生,他希望“為祖國每個民族都培養一個植物學博士。”
他是學生公認的好老師,常常教導學生“立業先立人,立人先立德。”
鐘揚曾說,“任何生命都有其結束的一天,但我毫不畏懼,因為我的學生會將科學探索之路延續。”在他離開後,他的學生們依然在雪域高原上堅持著他未竟的事業。
黃大年、李保國、南仁東、鐘揚……一個個新時代優秀知識份子的“心有大我、至誠報國”的愛國情懷得到總書記的充分肯定。他強調面對新的征程、新的使命,需要在知識份子中弘揚這種傳統、激發這種情懷。
百年大計,教育為本;強國富民,育人為先。這是對教師、教育的更高認可,也是對全黨全社會的更高要求。正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高慧斌所說,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師隊伍的思想指引,是新方位、新征程、新使命下建設教師隊伍的行動指南。在新的時代,更要擔當好人民教師的時代重任。
關懷:興國必先強師 讓教師成為讓人羡慕的職業
發展教育事業是教師的光榮使命,也需要國家的高度重視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制定出臺多個政策檔,把對教師群體的關心落到實處。
2018年中央頒佈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政策檔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》,各地紛紛回應,針對如何破解當前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、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等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明確要求。一支師德高尚、業務精湛、結構合理、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正逐步建成。
“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、熱心從教、舒心從教、靜心從教,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、事業上有成就感、社會上有榮譽感,讓教師成為讓人羡慕的職業。”根據教育部公佈的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基本情況,一系列政策正在讓教師獲得感落向實處。
——抓待遇改善,增強鄉村教師獲得感幸福感。2013年以來中央財政劃撥獎補資金157億元,其中2018年45億元,惠及中西部725個縣8萬多所學校127萬名教師,補助最高的每月達到2000元。
——抓專業發展,提高鄉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。實施國培計畫,組織中小學教師資訊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7個培訓平臺支援“三區三州”,共培訓教師校長約120萬人次。
——抓榮譽表彰,增強鄉村教師職業責任感使命感。實施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畫,2018年起每年遴選300人,每人獎勵1萬元,連續實施5年。
據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,教師地位待遇顯著提升,教師工資由上世紀80年代之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排倒數後三位,提升到目前在全國19大行業排名第7位。“教育部將研究改革和完善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,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,降低職稱在績效工資分配中的權重,單列班主任崗位津貼,推動提高教師教齡津貼標準。”
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,力爭用三年時間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待遇問題,實現與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同步調整……政策導向、資金支持,一個個檔,一串串數字,印證著國家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視。
興國必先強師。認識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,有利於教師隊伍的建設和教育改革的發展。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表示:“黨和國家領導人以身體力行詮釋尊師重教的國家戰略,我們更應煉就一支高素質、專業化的教師隊伍,為我國建成人力資源強國、科技創新強國輸送英才,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。”
好老師是民族的希望。一個民族擁有源源不斷的好老師,這是民族發展的根本依靠、未來依託。建設起一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,更為加快教育現代化、建設教育強國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持。
桃李芬芳,師恩難忘。敬重、希冀、關懷,話語間傳遞立德樹人的期盼,尺素間表達尊師重教的深情。一個崇德尚學的民族,總是把崇高的位置留給教師。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,民族復興的征途將會更加充滿希望